资讯中心
成为地区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

政策发布

2025/0207

政策解读|《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重点指南(后附原文)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专精特新” 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备受关注。

近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加强运用,确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这份评价指标体系都包含哪些关键要素?企业又该如何依据它来规划自身发展?我们一同深入解读:



2025专精特新新评价指标体系浓缩解读


企业评价得分

“小巨人”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发展指数,基于专精特新评价体系,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上年末评价得分均值。


通过率与合格率

“小巨人”企业推荐及复核通过率,综合新申报与复核通过率计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抽查合格率,用抽查通过数除以总数统计。


发展成果

统计被评价企业升级为上市或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以及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2024年暂不统计)。


规模与数量

“四上”中小企业户数涵盖四类企业,计算每千户中小企业中“四上”企业户数。


优质中小企业

依据各类优质中小企业数量计算优质中小企业户数及每千户中小企业中优质企业户数。


产业集群与人才

统计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计算高层次人才引育水平。


服务与融通

依据服务示范平台数量、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等计算中小企业服务工作情况;根据融通对接场次数量及成效等计算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情况(2024年部分不统计)。


融资与就业

综合挂牌数量、贷款余额等计算融资支持工作情况;依据发布岗位数量等计算中小企业就业工作情况。


数字化转型

统计参加数字化转型自评测企业数量。


企业市场与经营

细分市场从业时长以上年末时长为准;行业营收排名用近三年数据均值计算。


创新与技术

发明专利集中度为各专利大类数量之和除以总数;标准制定参与度按特定公式计算。


财务与效益

人均营收、净资产收益率、成本利润率、销管费用率超行业均值情况均用特定方法计算,销管费用率为逆向指标。


质量与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依认证情况打分;产品权威认证统计获认证情况。


盈利与成本

毛利率超行业均值用特定方法计算。


数字化与智能化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依评测标准评估,获特定称号等记满分。


绿色发展

统计获相关称号及符合规范情况,获任一称号加0.5分。


知识产权

PCT专利数量以上年末总数为准;研发投入总额、占比用均值计算;发明专利数量加权统计;评估发明专利网络点度中心度。


研发能力

研发机构建设依情况打分;研发人员统计数量及占比。


增长与发展

营业收入、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速超行业均值情况用均值计算。、


针对刚发布的新标准注意事项提炼


一、了解政策和标准

1.密切关注政策导向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政策导向,了解最新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这有助于企业精准定位自身发展方向,提前准备相关材料,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因政策理解不足而错失良机。


二、强化创新能力

1.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申请专利和知识产权,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市场变化,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服务。

2.提升创新产出

企业应注重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近三年获得的发明专利应赋予更高权重。此外,企业还应关注发明专利在网络中的引用情况,提升发明专利网络点度中心度。

3.加强创新组织建设

企业应提升研发机构建设水平,争取拥有国家级或省部级实验室、研发中心。同时,增加研发人员数量,提高研发人员在总员工中的占比。


三、提升市场表现

1.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企业应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拓展市场份额,树立行业标杆地位。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提升营业收入增长率

企业应通过市场扩张和产品创新,确保营业收入增长率超出行业均值。具体措施包括开拓新市场、推出新产品、优化销售渠道等。

3.提高利润增长率

企业应通过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确保利润增长率超出行业均值。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4.提升净资产增速

企业应通过资产积累和资本运作,确保净资产增速超出行业均值。具体措施包括增加资本投入、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产利用效率等。


四、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

1.数字化转型

企业应依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评测标准(2024年版)》,提升数字化转型评测得分。争取获得部智能工厂、5G工厂等称号,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或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2.绿色化发展

企业应争取获得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产品、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等称号,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


五、国际拓展

1.增加PCT专利数量

企业应积极申请PCT专利,提升国际专利数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六、数据准备和材料真实性

1.重视数据准备

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准备和材料真实性。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和证据材料是评审通过的重要基础。企业应提前做好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避免数据造假

企业应确保所有提交的数据和材料真实可靠,避免数据造假和材料造假。一旦发现数据造假,企业将被取消申报资格。


七、寻求专业支持

1.专业中介机构

企业可以寻求专业中介机构的支持,这些机构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申报方案,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通过率。


八、合规与诚信

1.遵守法律法规

企业应确保在申报过程中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发生重大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或严重失信、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


申请表中有哪些数据且必须严谨保持


真实性

一、财务数据相关材料

1.财务报表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应由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加盖公章。企业需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研发投入数据

包括研发投入总额、研发投入占比等,企业应提供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项审计报告,详细列明研发项目、费用明细、核算依据等,确保研发投入数据真实、合理。

3.经济效益指标数据

如人均营收超行业均值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超行业均值情况、成本利润率超行业均值情况、销管费用率超行业均值情况等,企业需提供相关的财务凭证、合同、发票等佐证材料,证明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创新能力相关材料

1.专利证书

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证书,企业应确保专利证书真实有效,且专利权属清晰,无争议。对于发明专利,还需提供专利检索报告,证明专利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2.知识产权转让合同

若企业的专利是通过转让获得的,需提供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及相关付款凭证,证明专利转让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3.研发项目资料

包括研发项目立项报告、研发项目验收报告、研发项目成果鉴定书等,企业应确保研发项目资料完整、真实,能够清晰反映研发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成果。

4.研发机构证明材料

如国家级或省部级实验室、研发中心的认定证书、批复文件等,企业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证明研发机构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5.研发人员名单及社保缴纳证明

企业应提供研发人员名单,包括姓名、职务、学历、专业等信息,并提供研发人员的社保缴纳证明,证明研发人员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真实有效。


三、市场表现相关材料

1.市场占有率证明材料

如行业协会出具的市场占有率排名证明、市场调研报告等,企业需提供权威、客观的市场占有率证明材料,证明企业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2.销售合同及发票

企业应提供主要产品的销售合同及对应的发票,证明企业的营业收入真实、可靠,且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一致。

3.品牌荣誉证书

如驰名商标证书、名牌产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企业需提供真实有效的品牌荣誉证书,证明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四、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相关材料

1.数字化转型评测报告

企业应依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评测标准(2024年版)》,提供数字化转型评测报告,详细说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具体措施、成效及评测得分,确保评测报告真实、客观。

2.智能制造相关证书

如部智能工厂、5G工厂认定证书,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的证明文件等,企业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书或文件,证明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3.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称号证明材料

企业应提供获得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产品、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等称号的认定证书或批复文件,证明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五、其他重要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

企业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营业执照,证明企业的合法经营资格。

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企业需提供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证明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真实有效。

3.企业信用报告

企业应提供信用报告,证明企业无重大失信记录,信用状况良好。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原文。


图片


政策咨询请联系创共体政策专员

雷曼  15991349791

宋波  18629612468